绸缎的商贾名流、文人雅士,在此谈天说地、交易往来;戏楼梨园更是这一带盛景,远远便能听见婉转悠扬的丝竹之声,及观者们击节叫好声。
街道两旁,店铺鳞次栉比,各类招牌琳琅满目。路上行人如织,怀揣书卷、步履匆匆的书生,挑着担子、大声吆喝的贩夫走卒……
叫卖声、谈笑声、戏曲声、车马声交织,繁华喧嚣,热闹非凡。
林挽歌信步于这熙攘街巷,眉眼带悦,左顾右盼。她时而驻足赏街边精巧物什,时而凝眸观店铺华美装饰,悠然之态,全然不似身负要事,反倒像闲逛闲人。
大乾繁华,果真名不虚传。想起南疆,佳节时亦热闹非常,然而两地风情迥异。大乾繁华,在楼阁巍峨,街巷间文人贵胄衣饰华美,车马华丽,店铺奇珍琳琅,尽显雍容大气,如工笔长卷,细腻精致。
南疆热闹,则热情奔放,民族风情浓郁。节日里,男女老少服饰斑斓,于篝火旁载歌载舞,芦笙铜鼓齐鸣,香料芬芳弥漫,无拘无束,似写意山水,奔放洒脱。
如此不同风土人情,令林挽歌倍觉新奇,暗叹天下之大,各处皆有独特韵味。
将行至裴府门前,与其他繁华景象已全然不同,虽仍有几分贵气留存,却难掩沧桑,两道店铺虽有开门营业者,却无热闹喧嚣,弥漫着一丝陈旧、落寞的气息。
林挽歌立于裴府门前,但见那曾声名显赫的宁国公府,如今一片荒芜,朱漆大门早已斑驳陆离;府前杂草丛生,高可没膝;府墙之上,爬满藤蔓。
望着眼前景象,林挽歌一时感慨万千。十二年前,裴府举族遭戮,自那以后,再无人踏足其间,久而久之,竟成了众人皆讳莫如深的禁地,元贞帝亦未将此府邸赐予他人,料想是因其不详之故。
但见那裴府大门落锁,难以径直而入,她本也无意从大门踏入,也太招摇显眼。只是这裴府高墙耸立,颇为巍峨,以她如今手无武功之力,实难翻越。环顾四周,见路上行人往来,略作思忖,便绕至裴府后墙。
于那后墙之处,寻得一处破败的狗洞,洞口周围杂草缠绕,林挽歌瞥了瞥那狗洞,又瞧了瞧自己身上的素白罗裙,简约利落,却极易染尘。不禁幽幽一叹,心下暗忖,日后须置备些便于行事且耐脏的衣物方可。
钻窦而入,方入裴府,但见庭院深深,府邸广袤,昔日亭台楼阁,今皆残损不堪。朱漆剥落,梁柱斑驳,假山倾倒,池沼干涸,回廊曲折,却蛛网密布,门扉半掩,似在等待着无人的归期。
此时,天色愈发阴沉,铅云低垂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